未来,随着我国居民商业保险普及度的加大、新型技术(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商业化应用的普及以及保险从业机构对该业务领域的重视,我国的互联网保险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互联网保险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该业务领域的从业机构必将面临更多机遇与挑战。因此,准确判断互联网保险的发展趋势,及时根据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业务布局,将决定各保险机构未来在该业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将迎黄金发展期
保险行业的互联网趋势已成为大势所趋,专业的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将迎来黄金般的发展机遇。其一,持牌专业互联网保险机构拥有自主开发保险产品的资质,能够有效避免平台成为单纯的流量入口,从而将业务核心深入至保险价值链的顶端。其二,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能够直击线上保险消费者的“痛点”,如“手机碎屏险”满足了手机用户的保险需求。其三,通过线上场景的嵌入,可以自然引导客户的保险需求,从而改变传统以销售为导向的运营模式,促使互联网保险公司不断寻找新的应用场景,将保险产品嵌入具体场景中,场景嵌入的能力将成为互联网保险公司取得行业优势地位的的重要竞争门槛。
互联网保险O2O生态圈初步成形
目前,多数保险公司承担了从售前获客到售中承保、再到售后理赔,以及保险资金的汇集投资等全部运作流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整体的运营效率。从业务架构上分析,售前获客、售后理赔等环节可以外包给相应的专业机构,保险公司可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产品的开发及保险资金的投资方面,如售前的获客可以交予保险中介机构负责,出险后的定损理赔可以交给专业的公估公司。以美国的保险业为例,谷歌、亚马逊等大型流量平台已经承担起保险产品的推广及营销职能,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公司Verisk Analytics则承担起风险管理职能。
对国内已经发展成为大型集团公司的保险机构(如中国人保、平安集团等)来说,可以将整个价值链条置于自己的运营之下,通过集团化运营保证整个产业运转。而对新入场的互联网保险公司来说,独立承担整条价值链的运作,在前期可能造成较大的经营负担,且运营效率较低,通过分拆、外包部分环节业务,寻找适合的业务合作机构,可以保证组织的高效运行。在保险价值链细分的基础上,互联网保险公司与线下实体机构合作,也有助构建完整的O2O生态系统,能够大幅拓展保险服务的范围,将随机投保客户有效转化为忠实客户。例如,众安保险旗下的“保车险”,是众安保险与平安保险合作推出的互联网车险品牌,众安负责产品的线上营销,平安依靠强大的线下实体门店优势负责提供理赔等线下服务。再如,泰康在线通过与权威医疗机构(二级甲等、三级甲等)合作,使投保客户可以享受优质的线下医疗服务。
“互联网+相互保险”模式落地
根据中国保监会2015年发布的《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定义,“相互保险”是具有同质风险保障需求的单位或个人,通过订立合同成为会员,并缴纳保费形成互助基金,由该基金对合同约定的事故发生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活动。
在通信技术欠发达的年代,“相互保险”模式主要为同城、同社区、同职业的个体所采用,跨地区的互助保险计划并不常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进入网络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有相同保障需求的个体能够跨越地理上的限制汇聚起来,从而形成全体共识的互助保险计划。
“长尾客户”成重要消费群体
在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业之前,出于人力运营成本的考虑,金融机构倾向将主要精力投向高净值客户,保险业的情况大致相同。与高净值客户相比,“长尾客户”个体拥有及能够支配的资产规模较小,但这部分群体人数众多,资产总量相当可观。在“互联网+金融”模式架构下,金融机构的获客成本、运营成本大幅降低,使“长尾客户”也能够享受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例如,2013年上线的余额宝,本质上是天弘基金旗下的货币基金,相对传统基金户均8万元的投资额,余额宝当时的户均投资额不足2000元,且相当数量的账户仅有几百元,但数亿用户的“长尾资金”在短时间内汇聚成巨款,天弘基金也一举成为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在保险领域的成熟应用,“长尾客户”也将成为互联网保险未来的重要消费群体。
专业人员作用凸显
通常意义上,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品更适合在互联网上发售。财产保险、短期意外保险、非定制化健康保险等保障周期较短的险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标准化,意味着其互联网化程度也较高。例如,英国的网销车险比例早在2004年就已达到41%。而在产品运营周期长(一般为20〜30年甚至终身)且产品标准化程度低的长期人寿保险层面,其互联网化程度普遍不高。
长期人寿保险针对不同背景的客户,可以形成保障范围各异的保险合同,每个被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合同都有差异,这种非标性导致在整个保险服务体系中,具有极强专业素养的从业人员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以保险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长期人寿保险是个人金融投资资产里重要又复杂的环节,需要专业的金融保险人才从保费收益与风险保障组合的角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量身订制的保险合同。未来,国内“金融科技+互联网”的长期寿险业务网络化进程,也必须依托高端保险专业人才,才能循序有效推进。
金融科技深度应用
在“互联网+保险”模式的初级阶段,保险公司、投保客户均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如保险公司难以有效判断客户的“逆投保”风险,投保客户难以确认承保机构能否顺利履约等。现实中,互联网保险业务模式的快速推广,与金融科技(FinTech)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息息相关。金融科技涉及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随着其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的深度应用,通过技术手段构建、完善信任体系,大幅提升了保险公司、投保客户的风险保障程度,为互联网保险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以区块链为例,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网公开、时间戳等特性,将互联网体系架构和区块链技术相结合,能够有效实现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信息认证、履约自动化功能。例如,信美人寿上线的“信美会员爱心救助账户”,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救助账户的收支明细、会员变动、救助案例等详细信息,通过及时披露、公示等方式,有效实现了账户的阳光化运营。